首页 >> 走进西平 >> 旅游资源
旅游资源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走进西平 >> 旅游资源
 
西平县 生态文化相融合 颜值品质双提升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8-05-02 浏览次数:

  生态文化相融合 颜值品质双提升

  ——西平县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打造“花海旅游新城”扫描

  记者 代建新

  4月20日,西平县嫘祖文化苑,来自遂平县的游客赵盘林夫妻俩带着孙子,饶有兴趣地在这里游玩着。赵盘林一会儿站在嫘祖雕像前仔细地仰视、品味,一会儿来到文化墙前驻足观看,兴致勃勃地走到音乐喷泉广场感受生态美景。

  赵盘林告诉记者,西平县这几年城市建设很快、变化很大。嫘祖文化苑临近107国道,过去是一片地势低洼、堆满城市垃圾的荒地,如今已是西平县特色生态文化游园和县城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。

  小洪河、引洪河犹如两条玉带绕城而过,一栋栋高楼错落有致,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,在绿树萦绕、花团锦簇的城市“绿廊”漫步,让人感受城在景中、楼在绿中、人在园中,绿水、拱桥、曲径、小岛,犹如身居江南水城。

  近年来,西平县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契机,加大投入、完善基础,拉大框架、强化支撑,创新机制、精细管理,城市建设管理迈出坚实步伐,城市面貌焕然一新,城市品位全面提升,城乡实现了“颜值”“品质”双提升,不仅极大改善了西平的发展环境,而且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欢迎和积极响应。西平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县、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、全国创建生态文明标杆城市,省级园林城、卫生城、文明城。

  规划先行明晰路径

  思深方益远,谋定而后动。西平县近年来着眼未来发展,坚持以创新规划理念、打造城市特色为切入点,积极探索城乡规划编制新思路,提出了打造“花海旅游新城”的县城规划总体目标,突出对县城发展进行高起点、高标准、高水平、高层次规划。目前,西平县县城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,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。按照“四区、三河、六湖、一带”的城市框架体系总体布局,积极推进老城区、新城区、产业集聚区、特色商业区建设,实施小洪河、引洪河、南城河治理工程,规划建设龙坑湖、皇坑湖、嫘祖文化苑南湖、仙女湖、凤鸣湖、罗成湖,打造107国道沿线经济带,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区为核心、8条城乡连接线为纽带、16个乡镇为支撑的城市发展新格局。该县还编制了24项总体规划、19个专项规划,形成了总规、详规和专项规划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,明晰了城市发展路径。与此同时,西平县按照经济、实用、绿色的建筑方针,完成城市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城市建筑设计,同步开展主色调、外立面、高度、风格等城市设计内容,着力塑造城市建筑特色,打造城市天际线。

  特色突出 生态宜居

  在推进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新建和改扩建的基础上,西平县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中、点缀到游园场馆里。该县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、人文典故、民俗风情,以“中国嫘祖文化之乡”为依托,建设嫘祖文化苑、嫘祖海棠园、嫘祖服装城、命名嫘祖大道、建设嫘祖大桥,传承嫘祖文化。以“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”为依托,建设了占地约100亩的冶铁铸剑文化园,展现冶铁铸剑文化。以柏皇氏故地、韩非文化等特色文化,建设了近400亩的柏国文化园和法家文化园,做到“以文化城”。

  为建设生态水城,西平县投资近20亿元,全面实施小洪河、引洪河、南城河“三河”生态治理工程和幸福渠、龙坑湖、皇坑湖、嫘祖文化苑南湖、仙女湖、罗成湖、凤鸣湖“一渠六湖”生态建设工程,进一步贯通城区水系,实现河、湖、渠互联互通,形成循环型水系网络。小洪河、引洪河治理工程围绕“防洪、生态、宜居”三大目标,依托西平历史文化资源,以水、花、桥、路为载体,融合海绵城市建设概念,按照“海棠为主、樱花为辅、三季有花、四季常绿”的绿化理念,形成了“一环、三带、六区、多节点”景观布局,打造了“两岸绿树成荫,堤岸海棠飘香”的花海新城优美环境。

  西平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,树立“以绿荫城”的理念,坚持不懈开展城区绿化美化、村镇绿化彩化、农田林网完善、廊道绿化提升等林业生态建设,在全县掀起植树造林热潮。目前,已完成了人民广场、宝严寺公园、嫘祖文化苑、西平生态园、嫘祖海棠园建设,“两河”沿岸的冶铁铸剑文化园、法家文化园、柏国文化园、诚信文化园等七大主题游园基本建成,完成了“两河”治理、人民广场、南城河及城河公园等绿化工程,使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290公顷、绿地率38.5%、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.4平方米。

  产城融合 以业兴城

  近年来,西平县投入资金3亿元,推进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,新建成主干道5000米,金凤大道下穿京广铁路涵洞工程全面建成通车,集聚区东西连成一体,全区形成了“八纵六横”的路网框架和“五网”覆盖体系,努力打造4个产业集群。即以嫘祖服装新城为依托,打造服装生产产业集群,已入驻歌锦服饰、华之诺服饰等40家服装知名企业;以畜牧机械产业园为依托,打造农牧机械制造产业集群,已入驻法国新技、荷兰多赛、西班牙艾可凡、河北大财纳、金牧人、华鼎电气、瑞航农牧、宏盛农牧、万华农牧设备等欧洲及国内知名农牧设备生产企业;以光电产业园为依托,打造光电产业集群,已入驻嘉音美电子、泗恩喜电子、景瑞德照明等企业;以中原食品机械产业园为依托,打造食品机械产业集群,已入驻温州科信、瑞安台隆等12家企业,形成了“一区四园”,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。目前,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内有省级研发中心2个、市级研发中心6个。成立了全市第一家企业众创空间“河南众阳众创空间”。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70家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家,201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.3亿元,增速16.66%;工业总产值184.04亿元,增速16.91%;增加值总量60.27亿元,增速20.71%;从业人员31000多人。2017年,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“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”、科技部“国际科技合作基地”、“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”等。

  精细管理 文明和谐

  城市三分建设,七分管理。西平县近年来着力构建管理、执法、服务“三位一体”的“大城管”格局,积极推行综合执法,加快城市管理重心下移,推动管理力量向街道、乡镇、社区延伸,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。成立了西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,先后集中开展了早市和夜市专项治理、占道经营治理、户外广告治理、“城区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动” 等专项治理活动,重点对非法运营的三轮车进行集中整治,解决多年来城区三轮车泛滥的问题,保证了交通秩序安全畅通。持续开展了“垃圾不落地、西平更美丽”大型公益活动,持续提升城市居民文明新理念。

  为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,西平县投入680万元购置了大型道路真空干扫车、高压冲洗车、洗扫车、垃圾清运车等,极大地提升了作业功效,提高了城市环卫保洁精细化、机械化水平,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%,机械化清扫率在80%以上,同时做好日常保洁,实行一日三清扫制度,确保了垃圾日产日清,垃圾密闭清运率达100%。

  西平县还积极整合资源,创新机制,积极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。投资680余万元,建成与县公安110联动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,形成了“分工明确、责任到位,沟通快捷、反应快速,处理及时、运转高效”的管理格局。

  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说,今后,西平县委、县政府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,紧紧抓住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示范县的机遇,以建设“花海旅游新城”为目标,以“四城联创”为载体,以满足群众对美妤生活的需要为根本,努力为人民群众打造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生活环境。

 
西平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    豫ICP备05001167号     政府办联系电话:0396-6222812   网站标识码:4117210001
豫公安网备案41172102000126    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:0396-6229869     邮编:463900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4/04/19 11:40:03